闲舍杂谈丨“重彩写意”钟孺乾

作者:潘向东(槐川博物馆馆长)

  编者按:钟孺乾,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,曾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、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。他是湖北“重彩写意”画风的代表画家,学生眼中的良师益友,曾出版《绘画迹象论》和《水墨变象》两本著作,备受学界专家、读者的好评和关注。

  从绘画理论到艺术实践,钟孺乾先生博古通今,别具一格。他的重彩写意画,总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,再次发现出美来。

  在钟老师身上,既能感受到艺术家的随性,又有学者的温文儒雅。谦谦君子,温润如玉。

▲刘大为、钟孺乾合作 《东渡》 210 x 200 cm 1985年

  由我来说钟孺乾先生的绘画艺术,其实是多余的。钟先生无论是在绘画艺术上的造诣,还是在学术理论上的建树,在当今美术界都有公认的成就。

  钟孺乾先生就读解放学艺术学院期间,受教于刘大为、刘天呈、林凡等先生,并受何海霞、周思聪、黄钧、孙克等先生指导,眼界大开,并以其深厚的国学基础和独到的审美情趣,艺术天份得到极大的滋润,在艺术创作上也是成绩斐然。《儿女祭》《红高粱》《东渡》等多幅作品被多家国家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。

▲钟孺乾《梦平原》388x180cm 1994年

  八十年代开始,钟孺乾先生在社会变革和文化意识变迁的时代大背景下,“以赋比兴的古老文法”表达他对历史和现实的觉悟。对“人的训练有素的扭曲”和“人与动物的戏谑教化关系”加以反思和批判,形成独特重墨重彩的绘画表现方式和语言,在全国美术界是颇有代表性的,并得到公认。

  我与钟教授相交二十多年,亦师亦友,常常争艺论画,观其笔墨于左右。观先生的画,解乏、解恨、解燥。妙哉!快哉!

▲钟孺乾 《起搏器》265cmx142cm 2004年

解乏

  当今世道,急功近利,绘画艺术界莫不如此,庸人俗作比比皆是。然先生的画,笔墨独到,时尚绚烂,耳目一新。出自传统却不止于传统,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。

▲钟孺乾 《莲姝》 68×134cm(槐川博物馆藏)

解恨

  钟教授是一位颇具深邃哲学思考的艺术家,无论是重彩,还是传统水墨,都能让人驻足静思,解惑开悟。杂耍、人兽、柔术、荒原、灵异等,题材广泛,直接或隐喻地对当今现实的精神、行为非常态进行恰到好处的批评和诠释。同时也真诚率真地反映了艺术家本人的内心世界,表达他对当今现实的关心、关注和爱恋。读他的画,既可消解对现实的郁结,又可实现精神的超脱。

▲钟孺乾 《蚀门》 68×68cm(槐川博物馆藏)

解燥

  先生的另一类水墨作品空灵、飘逸、诙谐、浪漫、情趣、闷骚。他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修炼和学养,恰到好处的将艺术家本人推崇的儒、释、道精髓揉搓到一起,或看流水,或听琴瑟,或观棋道,或闻花香,历史掌故、文人趣事,都一一生动跃然纸上。先生借鉴着八大、担当等大家的高妙笔墨,让人憧憬着当今世界的灯火阑珊…….

▲钟孺乾 《水墨变象》

  范迪安先生指出:“钟孺乾是一位重视学养而且长于思考的画家,这使得他的艺术在胸次和见地上迥出同侪。”钟先生撰写的《绘画迹象论》和《水墨变象》两部理论专著在全国艺术界引起轰动并得到褒奖。孺乾先生在担任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和教授期间,也践行一个文人艺术家的责任和良知,不遗余力地教书育人,推行创立民间助学基金,鼓励资助品学兼优,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,并以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,身体力行,帮助困难学生,这样的善行在学院内外传为佳话。这里就不赘述了。

▲钟孺乾 《龙颜》 68×68cm(槐川博物馆藏)

  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作品,无论是在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,还是在其哲学思想表达和探索上,必须具备时代性,在时代前行的轨迹中留下烙印。五十年、一百年及至千年万年,火气散尽,我们后代寻着历史的脚印回访,可以清晰地从一件作品中看到这个时代的精神和行为特征。钟教授的作品无疑是值得珍视的,他的艺术平铺着一种时代的豪兴,又透露着情趣上的闲逸。

▲钟孺乾 《圣界马戏》 68×68cm(槐川博物馆藏)

滚动至顶部